在数字资产的世界里,私钥和密码的丢失往往意味着资产的永久性损失。然而,一位欧洲的加密货币持有者却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失而复得”——在专业黑客的帮助下,他成功找回了十年前因密码丢失而无法访问的加密钱包,内含如今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比特币。
绝望的求助:被锁定的财富
故事的主人公化名“迈克尔”,是一位早期的比特币投资者。大约两年前,他发现自己无法访问一个存储了43.6个比特币的加密钱包,按当前市值计算,这些比特币价值超过百万美元。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使用了一款名为RoboForm的密码管理器生成了一个20字符的强密码,并将密码存储在一个由TrueCrypt工具加密的文件中。由于文件损坏,密码再也无法找回。
更棘手的是,出于安全考虑,迈克尔并未将密码保存在密码管理器中,而是依靠记忆和本地加密存储。多年过去,他彻底失去了这条唯一的访问路径。
转机出现:黑客的逆向工程突破
在多次求助密码学专家无果后,迈克尔几乎放弃了希望。直到2023年6月,他再次联系了以硬件破解闻名的黑客乔·格兰德。尽管最初因软件钱包的限制而拒绝,格兰德这次决定深入研究。
他与德国黑客布鲁诺合作,对旧版RoboForm密码管理器进行了逆向工程。他们发现,该版本使用的伪随机数生成器存在重大缺陷:其“随机性”实际上依赖于计算机的日期和时间戳,这意味着密码生成过程并非完全随机,而是有迹可循。
关键突破:时间窗口与参数筛选
根据迈克尔提供的线索——钱包首次存入比特币的日期是2013年4月14日,团队将密码生成的时间范围设定在2013年3月1日至4月20日。然而,初步尝试并未成功。随后,他们将时间范围扩展至6月1日,并进一步调整了密码生成参数(如特殊字符的使用)。
最终,通过排除两个未使用特殊字符的密码版本,他们在2013年5月15日下午4:10:40(格林尼治标准时间)的时间点上找到了完全匹配的密码。这一突破不仅解开了钱包的访问权限,也揭示了密码管理器在设计上的潜在风险。
财富重获与战略持仓
成功找回钱包后,格兰德和布鲁诺收取了部分费用作为报酬,迈克尔则重新掌握了剩余资产。据透露,他选择在比特币价格达到62000美元时部分套现,目前仍持有约30个比特币(价值约200万美元)。他的长期目标是持有至每个比特币价值10万美元,届时这批资产的总价值将突破300万美元。
有趣的是,迈克尔认为当年的密码丢失“因祸得福”——若非如此,他可能在比特币价格较低时过早卖出,错失后来的增长机会。 👉 学习如何安全管理加密资产
常见问题
1. 为什么密码管理器会存在此类漏洞?
早期密码管理器的随机数生成算法可能依赖系统时间等可预测因子,而非真正的熵源。现代工具已采用更安全的密码学标准,但用户仍需定期更新软件。
2. 如何避免类似资产丢失风险?
建议采用多重备份策略:将密码或助记词存储在离线介质(如硬件钱包或纸质备份),并测试恢复流程。避免依赖单一软件或本地加密文件。
3. 伪随机数生成器(PRNG)缺陷是否常见?
在早期软件中较为普遍,如今主流密码管理器已通过第三方审计和开源验证大幅提升安全性。用户应选择信誉良好且持续更新的工具。
4. 如果遇到类似情况,该如何求助?
可联系专业的密码学恢复服务,但需警惕诈骗。重点在于提供尽可能多的上下文信息(如使用工具、时间范围、密码规则等)。
5. 比特币钱包密码能否通过暴力破解恢复?
几乎不可能。比特币钱包密码通常需抵抗高强度暴力破解,唯一可行方式是缩小搜索范围(如通过算法漏洞或用户提供的关键线索)。
6. 现代密码管理器是否绝对安全?
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但知名密码管理器已采用端到端加密、零知识架构和生物识别等多重保护。用户应启用双因素认证并定期主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