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性能提升背后的投资者冷淡之谜

Posted by VHNY Web3 情报站 on June 3, 2025

曾被誉为加密世界创新引擎的以太坊,如今正面临一个尴尬局面:尽管网络交易速度显著提升、手续费大幅降低,但投资者热情却迟迟未能回归。这个价值1960亿美元的区块链网络在技术上取得了跨越式进步,却陷入了“缺乏叙事吸引力”的困境。

技术突破与性能飞跃

以太坊开发团队近年来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网络的瓶颈问题。最直观的改善体现在交易成本上:在2021年DeFi夏季狂热时期,完成一笔简单兑换需要支付高达6美元的费用,而现在仅需5美分。

除了费用降低外,以太坊还实现了以下关键改进:

  • 交易费用预测性增强,用户能够更准确估算交易成本
  • 网络能耗降低超过99%,显著提升环保表现
  • 所有升级均在不中断服务、无黑客攻击或重大漏洞的情况下完成

这些技术进步使得以太坊网络执行风险大幅降低,为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

竞争环境的剧变

当以太坊专注于技术优化时,竞争对手们抓住了市场机遇。Solana等所谓“以太坊杀手”以更快的交易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吸引了开发者群体。

性能数据对比鲜明:

  • 以太坊每秒处理约15笔交易,平均每笔费用0.05美元
  • Solana在4月14日单日处理了4400笔交易/秒,今年以来平均交易费仅0.0034美元

市场做市商GSR分析师Carlos Guzman指出:“这使得ETH陷入尴尬的中间位置,缺乏明显的差异化优势来突出自己。”

二层网络的双刃剑效应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在2020年提出的以 Rollup 为中心的路线图,原本是解决网络扩展性问题的良方。该方案通过将交易活动转移到二层网络来处理,同时保持与主网的安全连接。

这一战略带来了意外后果:

  • 二层网络吸引了大量原本可能进入主网的资金和用户
  • 投资者选择购买二层网络原生代币而非ETH,分散了投资流向
  • 目前60多个二层网络总价值超过270亿美元,但其代币总市值已达74亿美元

Infinex创始人Kain Warwick坦言:“我们在经济上砍掉了自己的双腿。虽然执行风险降低了,但资本配置者看到利润率下降,都在问‘这种情况什么时候停止?’”

👉 探索二层网络生态最新发展

叙事缺失的困境

在加密世界,故事与信仰往往推动价格走势。比特币凭借“数字黄金”的简单叙事赢得市场认可,而以太坊的定位则显得复杂多变。

Buterin本人也承认这一挑战:“比特币有简单的叙事,就是数字黄金。但以太坊呢?它就像‘哇,这到底是什么?’”

以太坊最初被定位为比比特币更灵活的开发平台,从音乐应用到保险再到艺术品都可以构建其上。但当将整个在线体验迁移到区块链的任务显得艰巨时,更多针对性解决特定问题的竞争对手获得了关注空间。

解决方案与未来路径

面对当前困境,以太坊社区正在探索多种应对策略:

经济模型调整 有提案建议在Gas费较低时向二层网络收取更高费用,确保主网获得足够价值捕获。Project Blanc创始人Dean Eigenmann强调:“是时候让二层网络为它们获得的服务支付公平价值了!”

需求刺激计划 Consensys二层网络Linea产品负责人Declan Fox主张采用最大化各层次需求的策略:“我们需要诱导一些需求,就像我们这里有工作要做一样。”

机构采用推进 加速代币化趋势并将大额购买如货币市场基金引入以太坊成为另一条路径。BlackRock、Fidelity和Franklin Templeton已在以太坊和其他一层网络上部署了类似基金。

常见问题

以太坊现在比Solana慢吗? 是的,在原始交易速度上,以太坊每秒处理约15笔交易,而Solana可达数千笔。但以太坊通过二层网络扩展整体容量,实际应用体验已经大幅改善。

为什么以太坊价格表现不佳? 尽管技术改进显著,但投资者资金被分散到二层网络代币和其他竞争链,加上缺乏强有力的新叙事,导致ETH价格尚未恢复历史高点。

二层网络如何影响以太坊价值? 二层网络既缓解了主网拥堵问题,也分流了部分本该属于主网的价值捕获。理想情况下,二层网络繁荣最终应通过费用机制反哺主网,但这一机制尚需完善。

前景展望

以太坊的未来取决于能否成功平衡技术创新与经济价值分配。Fox乐观地认为,当二层网络支付和汇款业务达到Visa级别(每秒20,000笔交易)时,大量资金将渗透到以太坊主网。

Warwick则指出需要更积极的推广:“在这个星球上,你能构建出像以太坊这样神奇的东西,却不觉得需要把它推销给合适的人?必须有人担任销售员来推销这个东西。”

最终,市场可能会重新认识二层网络的价值——当ETH价格再次升值时,这些叙事可能会转变:“哦,实际上二层网络对一层是有价值增加的,以Rollup为中心的路线图显然是正确之举。”

这正是一个典型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是需要先有价格表现来推动叙事,还是先有叙事来带动价格表现?以太坊正在这个循环中寻找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