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非私钥即非真币”的理念有其道理。然而现实情况是,并非每个人都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信心或意愿去自行管理钱包或操作加密货币交易所。
加密货币 ETF 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加拿大 ETF 市场在此领域走在前列,领先美国推出了现货比特币、以太坊及 Solana ETF。
本文将介绍的组合方案,正是整合了这些优质工具,让投资者能便捷地通过 ETF 渠道布局三大主流加密资产。其优势在于:您可将其纳入 TFSA(免税储蓄账户)、RRSP(注册退休储蓄计划)或 FHSA(首次置业储蓄账户)中,依据账户类型享受免税或延税增值收益。
核心配置:现货比特币 ETF
首先,将组合的 75% 配置于 Purpose Bitcoin ETF(BTCC)。比特币作为市值最大的加密货币,正被越来越多国家和企业视为储备资产纳入资产负债表。
选择 BTCC 的原因在于其开创性。它是全球首只现货比特币 ETF,为后续产品铺平了道路。目前,该基金管理着约 29 亿美元资产,并以冷存储方式持有约 21,871 枚比特币,保证资产完全透明且足额支撑。
此处推荐的是货币对冲版本(BTCC)。由于比特币以美元计价而该 ETF 以加元交易,对冲操作能消除汇率波动影响,让投资者纯粹获得比特币的价格回报。若您不愿承担汇率风险或希望避免对冲成本,也可选择非对冲版本 BTCC.B。
其 1.31% 的管理费率在 ETF 中虽不算低,但相较于通过多数交易所购买比特币所需的点差、手续费及溢价,仍属合理水平。
重要补充:现货以太坊 ETF
接下来,将 20% 的仓位分配给 Purpose Ether ETF(ETHH)。该基金同样是全球首只现货以太坊 ETF。
尽管其关注度和资金规模不及比特币 ETF,ETHH 仍稳健管理着 2.45 亿美元资产,并以冷钱包持有 97,891.520353 枚 ETH。
近期以太坊表现虽不及比特币强劲,但这并非 ETF 本身问题。与作为“数字黄金”的比特币不同,以太坊具备实际效用:它支撑着加密货币领域最大的智能合约生态,赋能去中心化金融(DeFi)、NFT、资产代币化及区块链应用等众多场景。
目前,每 358.9974 份 ETHH 份额(单位净值 $7.02)相当于 1 枚以太坊。其管理费率同样为 1.31%。若希望保留美元敞口,亦可选择非对冲版本 ETHH.B。
成长型配置:现货 Solana ETF
Solana 凭借其高速、低成本的区块链基础设施,迅速崛起为增长最快的竞争币之一。本组合最终 5% 的部分将配置于 Solana。
2025年4月,加拿大提供商推出了首批现货 Solana ETF,其中 Purpose Solana ETF(SOLL) 便是代表之一。该基金目前管理着 1300 万美元资产,冷存储 61,998.325896 枚 SOL。按每枚 SOL 净值 $11.80 计算,约需 17.8082 份 SOLL 份额即可等价于 1 枚 Solana 代币。
SOLL 有一项独特优势:它能对持有的 Solana 进行质押。作为首批提供此功能的加密 ETF,基金可通过 Solana 网络赚取原生质押收益,这部分收益将直接增厚其资产净值。
此外,SOLL 具备显著成本优势——其管理费仅 0.39%,远低于同类产品。官方综合费率(MER)将在运作满一年后计算。与前述产品类似,它也提供非对冲版本 SOLL.B。
常见问题
为何选择通过 ETF 投资加密货币?
ETF 省去了直接持有加密货币所需的学习成本、安全风险和操作复杂性。同时,它允许投资者利用注册账户(TFSA/RRSP/FHSA)的税务优惠,实现收益的免税增长或延迟纳税。
货币对冲与非对冲版本有何区别?
对冲版本旨在消除基础资产(以美元计价)与 ETF 交易货币(加元)间的汇率波动风险,使收益更纯粹反映资产本身价格变化。非对冲版本则保留汇率敞口,可能额外带来汇兑收益或损失。选择取决于个人对汇率风险的判断与偏好。
Solana ETF 的质押功能有何意义?
质押允许持有者通过参与网络验证获取奖励,类似生息资产。SOLL 将这部分收益归入基金净值,相当于为投资者提供了额外的被动收入流,这是许多其他加密货币 ETF 尚未具备的功能。
这个组合的风险如何?
该投资组合主要暴露于加密货币市场的高波动性风险。虽然 ETF 结构降低了操作与技术风险,但资产价格波动仍可能很大。请务必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进行配置,并考虑分散投资于传统资产类别。
管理费率是否会影响长期收益?
会的。管理费将从基金资产中每日计提,长期复利下对收益有一定侵蚀。但相较于直接交易加密货币所产生的交易费、价差和托管成本,ETF 的综合成本对多数投资者仍具竞争力,尤其是小额或定期投资场景。
如何调整组合中的资产比例?
本文提出的 75%/20%/5% 比例是一个基于市值和风险考虑的示例方案。您可根据个人对特定资产的信念、风险偏好和市场观点进行灵活调整。定期再平衡有助于维持目标风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