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inlink 初学者指南:连接区块链与现实世界的桥梁

Posted by VHNY Web3 情报站 on April 12, 2025

Chainlink 是区块链技术的基石,也是连接区块链与现实世界数据、其他区块链、政府及企业系统的全球标准。它已支持了数万亿美元的交易价值,并被众多主流金融机构、国家政府及顶级 DeFi 协议所采用。

你可能听说过比特币、Solana,或诸如 meme 币和资产代币化等新概念。这些都是区块链技术的多种表现形式之一。正如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所言,区块链是“下一代重大的信息技术革命”。

区块链虽具备内在价值,但其发展阶段仍类似于互联网普及前的计算机——潜力巨大但尚未完全释放。这正是 Chainlink 发挥作用的地方:它并非取代区块链或传统基础设施,而是将它们统一起来。


区块链技术简要入门

要理解 Chainlink 的重要性,首先需了解区块链的价值。区块链是一项变革性技术,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创造、存储、交易和管理价值的方式。

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存储数据并跟踪其状态的数字账本。它主要关注两类数据:所有权和代码。区块链既跟踪数据和资产(如加密货币/代币)的所有权,也支撑着其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即智能合约),从而实现支付、交易和借贷等用例。

区块链的价值何在?

大多数区块链以去中心化和透明的方式运作。没有任何单一实体能控制账本、篡改数据、关闭网络或审查交易。全球数千名参与者共同维护网络安全,实现全年无休的可用性。这与当今许多中心化系统形成鲜明对比,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透明度、公平性和可靠性。

区块链的应用场景

区块链支持了比特币这种新型去中心化货币,也赋能了去中心化金融(DeFi)服务、稳定币、市场平台、社交媒体应用等。它使任何人都能发行代币并面向全球。简而言之,区块链是互联网的新基石,因此许多人将区块链行业称为 Web3。

区块链为全球价值创造了一种高度可编程且易于访问的统一格式。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预测,区块链技术有潜力颠覆价值高达867万亿美元的传统金融市场。


核心问题:区块链与现实世界脱节

区块链有一个主要局限——它们无法与外部世界的任何事物交互,例如现实世界的数据、其他区块链、现有传统系统及各种技术。这就像没有网络连接的计算机,虽有用途却无法发挥其更大潜力。

这种“区块链预言机问题”源于区块链的安全特性——它们必须尽可能减少外部依赖。而与外界通信则需要额外的基础设施。若缺乏外部连接,区块链大多仅限于创建简单代币和点对点支付。

如果区块链要支撑金融市场的未来,就需要一种标准化方式来连接外部世界的一切。这将推动高级交易的实现,使支付和代币之外的用例成为可能。


Chainlink 通过为区块链应用提供所需的基础设施,以高度安全可靠的方式访问几乎所有外部资源,从而解决了区块链的连接性问题。它使任何数据、计算、现有系统和区块链都能组合成单一应用。

问题:大多数区块链交易和服务离不开存在于链外的现实世界数据。

解决方案:Chainlink 数据标准为区块链应用提供所有外部数据的访问权限,从资产价格和储备证明到身份数据和物联网读数。这些数据支撑了大量区块链应用,例如涉及汇率的高级交易或通过天气数据结算的农作物保险。

问题:存在数百个公链和私链,各自拥有不同的资产、应用和用户。此外,随着启动区块链的成本和摩擦持续降低,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链。还有各种传统系统需与区块链交互。因此,链上经济要繁荣,数据和价值(如代币)必须能安全无缝地跨链及与传统系统流动。

解决方案:由跨链互操作性协议(CCIP)驱动的 Chainlink 互操作性标准,使数据和价值能够安全地在任何公链和私链之间移动,并实现区块链与银行、政府和企业在内的传统系统之间的通信。👉 探索跨链互操作的实际应用

问题:鉴于构建高级区块链应用需要无数链外资源,开发者需要一种简单、安全且易于修改的方式,将所有组件组合成单一可编程工作流。该工作流必须由去中心化计算驱动,以确保区块链的宝贵特性得以保留。

解决方案:由 Chainlink 运行时环境(CRE)驱动的 Chainlink 计算标准,使开发者能够构建高级区块链应用,将任意数量的区块链、链外数据及系统连接成统一应用。与 COBOL 和 Java 运行时环境(JRE)简化 Web 开发类似,CRE 极大简化了高级区块链应用的创建,并使其能够更快、更便宜地处理更大规模的数据,同时保持高安全标准并满足隐私和合规等核心业务需求。

Chainlink 的真正力量在于它是一个由去中心化预言机网络(DONs)驱动的开放标准平台。这些标准已被应用于支持各种不同用例,通常通过组合多个标准实现。其服务包括 CCIP、数据流、数据馈送、储备证明、Functions、Automation 和 VRF 等。


银行与资本市场

许多世界顶级金融机构、市场基础设施和银行正在利用 Chainlink 开发定制化、合规且面向未来的区块链应用和代币化资产。

代币化资产

Chainlink 为代币化资产的安全性、数据和移动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多种代币化资产发行机构和平台已采用 Chainlink,包括代币化基金、稳定币和真实世界资产(RWA),以获取关键数据如储备证明、资产净值(NAV)和管理资产(AUM)等。

去中心化金融(DeFi)

Chainlink 是 DeFi 生态系统中市场数据的标准,例如提供用于管理贷款和结算衍生品的安全价格馈送,或启用储备证明以确保 DeFi 应用能安全地与代币化资产交互。它已被 Aave、GMX、Compound 和 Lido 等主流 DeFi 应用广泛采用。

其他众多用例

Chainlink 的灵活性意味着它能解锁广泛的应用场景。例如在人工智能(AI)领域,Chainlink 与 Euroclear 和 Swift 等主要市场基础设施合作,展示了其如何结合多个大型语言模型(LLM)帮助解决公司行动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它还可用于结算保险协议,以及通过可验证的随机性实现公平透明的游戏生态系统。


LINK 是 Chainlink 网络的原生代币,用于支付和质押。用户可以使用 LINK 或其他资产(如 gas 代币)支付 Chainlink 服务费用,后者通过支付抽象自动转换为 LINK,从而简化支付体验。网络服务提供商(如节点运营者和 LINK 质押者)赚取 LINK 奖励,并可将其质押以增强 Chainlink 网络的加密经济安全性。

Chainlink 平台支持多种计费和支付模式,包括基于使用量的支付、收入分成协议、Chainlink Build 计划及 Chainlink Scale 计划。

Chainlink 质押为网络增加了额外的加密经济安全层。LINK 被质押(锁定)后,若服务提供商未满足预定义的性能要求,则可能被罚没(没收)。节点运营者和社区质押者在维护 Chainlink 网络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方面都扮演着关键角色。👉 了解代币经济模型与质押机制


常见问题

Chainlink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预言机网络,旨在安全地将区块链智能合约与现实世界中的数据、事件和支付连接起来。它充当区块链与外部资源之间的桥梁,扩展了智能合约的应用范围。

因为区块链本身无法直接访问链外数据或系统。Chainlink 解决了这一“预言机问题”,通过提供可靠的外部数据输入,使得智能合约能够用于更复杂的应用场景,如金融衍生品结算、保险赔付和供应链管理等。

LINK 主要用于支付 Chainlink 网络的服务费用,同时也是节点运营者参与网络并提供服务的质押担保。用户质押 LINK 可以参与网络治理并获得奖励,同时帮助维护网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Chainlink 通过去中心化的预言机网络来保证数据可靠性。它从多个独立的数据源获取信息,通过聚合和验证机制确保传输到智能合约的数据是准确且抗篡改的。节点运营者需要抵押 LINK 作为诚信担保。

其应用已广泛覆盖金融(传统银行与DeFi)、保险、供应链管理、游戏以及新兴的代币化资产(RWA)领域。它帮助这些行业实现流程自动化、提高透明度并降低信任成本。

开发者可以直接集成 Chainlink 的服务来构建应用。普通用户则通常通过使用由 Chainlink 提供数据支持的 DeFi 应用、参与 LINK 代币的质押,或者关注其生态发展来间接接触和受益。


Chainlink 不仅是重要的,它更是链上未来的基础。几乎每个区块链应用都需要外部资源,而 Chainlink 是将不同区块链、机构以及各种数据、系统和技术组合成统一应用的标准化方式。其机遇巨大,值得任何关注区块链发展的人高度重视。